今天是2024年6月2日 第22周 星期日

代人,时大变了。

我们生活在大地上,但我们的梦想超越天空。

“形式逻辑/概念”的版本间的差异

来自Akarin
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
第1行: 第1行:
 
'''概念'''是反映事物的特有属性(固有属性或本质属性)的思维形态。
 
'''概念'''是反映事物的特有属性(固有属性或本质属性)的思维形态。
 +
 +
'''概念'''具有抽象性和普遍性。
  
 
==认识论==
 
==认识论==
第31行: 第33行:
 
 某类事物的固有属性,就是某类事物的派生的特有属性。
 
 某类事物的固有属性,就是某类事物的派生的特有属性。
  
* 由同一平面内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‘首尾’顺次连接所组成的封闭图形<ref>[https://baike.baidu.com/item/%E4%B8%89%E8%A7%92%E5%BD%A2/179552?fr=aladdin 百度百科:三角形]</ref>
+
*由同一平面内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‘首尾’顺次连接所组成的封闭图形<ref>[https://baike.baidu.com/item/%E4%B8%89%E8%A7%92%E5%BD%A2/179552?fr=aladdin 百度百科:三角形]</ref>
* 三内角之和等于180°的平面图形
+
*三内角之和等于180°的平面图形
** 前者是本质属性,后者是固有属性,前者是具有决定性的特有属性,后者则是由前者推导出来的。
+
**前者是本质属性,后者是固有属性,前者是具有决定性的特有属性,后者则是由前者推导出来的。
  
<br />
 
 
==虚假概念==
 
==虚假概念==
 +
真实概念是正确的反映了事物特有属性的概念,客观世界中存在着与真实概念相应的事物。
 +
 +
虚假概念是没有正确的反映事物特有属性的概念,客观世界中不存在与虚假概念相应的事物。
  
 
===举例===
 
===举例===

2020年8月5日 (三) 15:50的版本

概念是反映事物的特有属性(固有属性或本质属性)的思维形态。

概念具有抽象性和普遍性。

认识论

人对于客观事物的认识,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。人们的认识发展,是由生动直观到抽象思维,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,感觉、知觉与印象,属于生动直观与感性认识的阶段;概念判断推理,属于抽象思维与理性认识的的阶段。

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,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。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,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,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。实践、认识、再实践、再认识,这种形式,循环往复以至无穷,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,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。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,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。[1]

事物的属性

  • 一个事物的性质[2]与关系[3],都叫做事物的属性。
    • 一个个别事物的形状、颜色、气味、动作、以及其他的较复杂的运动形态,都是它的性质。
    • 一个个别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的联系、关系,都是其与其他事物之间的一种关系

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事物的异同,即彼此之间属性的异同。

由于事物属性之间的异同,客观世界就形成了诸多事物类。具有相同属性的事物就形成一类,具有不同属性的事物就分别形成不同的类。[4]

  • 可以将苹果和梨分别视为两类事物,这是因为,苹果这个类的共同属性和梨这个类的共同属性是不同的。[5]

组成某类的个别事物,叫做某类的分子。分子和类之间,有“属于”的关系。

  • 同样的,苹果和梨又是属于“水果”这个类的分子。

本质属性与固有属性

某类事物的特有属性,就是某类事物都具有而别的事物都不具有的那些属性。

某类事物的偶有属性,就是某类事物中的某些事物所具有的,但不是该类事物中所有事物都具有的那些属性。

某类事物的本质属性,就是某类事物有决定性的特有属性。

某类事物的固有属性,就是某类事物的派生的特有属性。

  • 由同一平面内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‘首尾’顺次连接所组成的封闭图形[6]
  • 三内角之和等于180°的平面图形
    • 前者是本质属性,后者是固有属性,前者是具有决定性的特有属性,后者则是由前者推导出来的。

虚假概念

真实概念是正确的反映了事物特有属性的概念,客观世界中存在着与真实概念相应的事物。

虚假概念是没有正确的反映事物特有属性的概念,客观世界中不存在与虚假概念相应的事物。

举例

注释

  1. 实践论》-毛泽东
  2. “苹果”是红色的,则“红色”是“苹果”所具有的一种性质
  3. There is an apple on the table. 则“on”就是“apple”和“table”之间的一种关系。
  4. 由于人类认识的不断进步,以及环境变化引起的客观需要,这种分类并非一成不变的
  5. 人对于客观事物的认识,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。对于类与类之间的区别也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,早先从外形上人们区分苹果和梨,后来认识深化后人们从生物分类学的方向区分了苹果和梨。
  6. 百度百科:三角形